跳转到路径导航栏
不支持Flash
跳转到正文内容

江西网友呼吁取消240元人事档案费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0年02月24日12:28  江南都市报

  人事档案费学子喊“休矣”

  ■我省网友发帖呼吁取消每年240元人事档案费

  ■相关部门回应已建议纳入政府公共服务

  “到人才市场办调动手续,几年没管过档案,人家说欠费了,一次性交清上千元欠费才让转,真心疼死了。把档案拿回家自己管的心都有,可国家规定不能个人保管档案。”近日,有网友在江西省发改委网站发帖称,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,每年240元的人事档案费收费有点高,建议政府将人事档案费取消或者减免。记者了解到,目前全国多个省市已取消人事关系和档案收费。

  网友呼吁取消人事档案费

  近日,一网友在省发改委网站发帖建议,调整江西省大学毕业生人事档案费。他认为,目前就业形势严峻,很多毕业生难以进入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,多数进入非公有制企业。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没有人事管理权,根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,毕业生档案要放在有人事管理权的县级以上人才服务中心。但现在很多毕业生,都自己拿着个人档案,对社会和个人都不利。人事档案费收取已经到了该说结束的时候了。

  据记者了解,目前,全国已有多个兄弟省市率先取消或减免人事关系及档案收费,其中江苏从2009年1月1日起不再收取保存人事关系及档案收费,河南省人事档案管理费从2009年1月起每月5元,共计每年60元。目前我省的档案管理收费标准为:20元/人/月(240元/人/年)。

  三四万大学生“弃档”

  “刚毕业的大学生,本身工资就很少,租房、吃饭、坐公交、手机话费、水电气有线电视等花费后,所剩无几。还要交每月20元的人才档案管理费,有点承受不起。”昨日,参加南昌“春风行动”新春大型招聘会的大学生小李,对此深有同感。他认为,档案管理费对低收入人员,如临时工、临聘人员、私企员工等人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负担。

  有江西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:每月20元,一年240元的管理费,至少要交到60岁退休为止,这样一来,一辈子至少要交上万元。因为无力负担这笔费用,他在交了3年共720元的管理费后就停交了,但停交后所带来的各种不便,也令其头痛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由于档案管理费过高,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不稳定,收入低的情况下,通过一些途径,擅自把档案弄到自己手里私下保管,以躲避缴费;也有不少人选择停交档案保管费,成为“弃档”一族。

  江西省人才流动中心书记罗水泉也证实,该中心保管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五六万份,但事实上,每年的缴费率不到40%,剩下60%人事档案,因为各种原因没来缴费。

  相关部门已提出建议

  罗水泉称,我省的人事档案费已多次调整过,最初核定是600元/年,之后又调整到480元/年,后又降到300元/年,近几年才最终确定统一为240元/年。收取的这些档案管理费都上缴财政,再由财政下拨部分款项用于档案管理的人工、场地等支出。

  针对网友降低或者取消人事档案费的建议,省发改委在网站回复称,将考虑目前广大毕业生的实际情况,积极会同省人事、财政部门研究处理。

  省人才流动中心罗水泉也表示,在已有多个兄弟省市率先取消或降低这笔费用的情况下,他们以及一些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,也曾多次向省政府提出过,将人事档案管理纳入政府公共服务,由财政来承担这笔费用,从而逐步降低或取消收费。建议能否被采纳,目前还不好说,还要考虑到我省财政压力。

  毕业生要善待档案

  开春后,招聘会一场接着一场,不少大学毕业生也将由此陆续走上就业岗位。在此,罗水泉也提醒毕业生应该重视自己的档案管理,毕业生如果没有及时将档案从学校转出,将影响今后的转正定级和评定职称。若想调换工作,没有档案,在原单位的工龄就不能计算。尽管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,但以前的经历、评价、身份等历史记录将不复存在。另外,毕业生在办理养老保险、继续深造、报考公务员等事关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时,都需要用档案。

  对于这些多年不交管理费的档案,该人士表示中心一定不会销毁,“档案没有保管年限,如果你不来取,永远都会保存着。”但是,在领取档案或者要求开具档案证明时,该中心会要求对方补缴管理费,并收取滞纳金。文/李建坤 记者刘媛

转发此文至微博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

Powered By Google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0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